阪泉之战后,在中原地区形成了以炎黄两大部落为主体的部落联盟,华夏族的主体已经形成。
随着人口的增多,活动范围的增加,华夏族与东边的东夷部落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摩擦冲突。
一场大战,即将爆发。

1.时代背景
中国最初的部落,皆是以血缘氏族为主体。
为了争夺生存空间,各个部落之间必然会展开攻伐、合作等活动。
同时也会有的部落强大起来,有的则衰微。
这时候小部落就会选择依附大的部落,形成大大小小的部落联盟。
大约在5000年前,在黄河以北以及中下游,是炎黄华夏部落联盟和东夷九黎部落联盟并存的局面。

2.战争起因
东夷部族强大后,便开始向东扩展,并进入华北平原,炎帝的部落首当其冲,与东夷部族发生战争。
结果炎帝部落战败,地盘被东夷部族占领。
炎帝无奈只得向东败退,同时向当时的部族联盟领袖黄帝求救。
黄帝便与炎帝两个部族,再带上其他附属小部落组成联军,与东夷部族展开了一系列的战争。

3.战争地点
关于涿鹿之战的地点,目前存在争议。
主要有以下几个说法:
①.山西运城说。华夏部族与东夷部族的战争,是为了争夺中原地区的食盐命脉(山西运城盐池),当时此地的盐池被称为“浊卤”,涿鹿很有可能就是后来的音译。
②.河北张家口涿鹿县说。考古学研究,在同时期中国北方曾有过一段时间的严重干旱期,黄河、渭河都干枯了。而当地的涿水、桑干河受到干旱的影响较小,两个部落是为了争夺水源而爆发了大战。
另外还有江苏徐州说,山东说。
目前考古主流认为,河北涿鹿的可能性为最大。

4.战争双方
战争的一方是炎帝和黄帝的华夏族,在前面的阪泉之战中,我们已经详细讲述了这个部族的来历,便不多做赘述。
战争的另一方是东夷九黎部族。
这个部族兴起于黄河下游地区,即今河北、山东、河南、江苏、安徽几省的部分地区,紧靠大海。
蚩尤部本是炎帝部落的一个分支,在很早之前就分离出去,选择了向东迁移。
传说此时东夷部族的首领叫做蚩尤,是一位十分有为的首领,他的部落强大后,逐步兼并和征服了周边81个小的氏族部落,实力达到极盛。
根据古籍记载,蚩尤生于今山东西南部。
古籍中对于那段历史不乏鬼神之说,只做一个参考。
都说蚩尤是人身牛头,四只眼睛,八条手臂,铜头铁额、发髻似剑、虎爪、牛蹄。
这一番相貌描述实在超越人类认知。
但鉴于古人认知能力有限,以及叙事多以夸张,以及更贴近当时人认知能力的语言方式,后世人认为,这应该是对穿着铠甲的蚩尤的外貌描述。
在当时的东夷部族,已经掌握了青铜冶炼的技术,既然可以制造青铜武器,那么也有可以制造青铜铠甲的可能。
而且传说中蚩尤有八十一个兄弟,都能制造兵器。
所以有理由相信,所谓的八十一个兄弟,实际上就是八十一个附属部落,且都掌握有青铜冶炼技术。

5.战争经过
与阪泉之战一样,涿鹿之战也缺乏明确详实的文字记录,多是一些神鬼奇谈。
只能确定这场战争大约发生于距今4600年到5000年。
涿鹿之战可以说是一场高科技武器以及先进战术大爆发的战争。
话说炎黄联军与蚩尤的东夷部族交战九场,炎黄部也败了九场。
皆因为东夷部族骁勇善战,而且还装备有青铜武器,对于还在使用石器的炎黄部落来说,这绝对是超越那个时代的大杀器。
为了应对东夷部族的金属武器,黄帝的孙子挥首发明弓箭,可以远距离对敌人进行射杀,大大改变了战场形式。
(挥首发明弓箭为传说,没有定论。现代考古人员曾在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发掘出过石制箭镞,可见弓箭早在炎黄时代之前很可能就已经存在了。)
在与蚩尤的战争中,炎黄联军采取了诱敌深入的战术,将蚩尤的军队一步步引诱到北方,使其失去了原来根据地的支撑。
双方甚至还利用了包括地形、天气在内的因素制订战术。
最终双方在涿鹿爆发决战。
黄帝派人掘开湖泊,用水去淹蚩尤的部队,蚩尤则命人挖掘壕沟,阻挡和分流洪水。
当战争进行到白热化状态时,天降大雾,大雾的区域正好将炎黄联军包裹其中,蚩尤看准时机,将其团团包围。
炎黄联军被围困了三天三夜,粮食断绝,眼看就要全军覆没。
黄帝的臣子风后受到夜晚天空中北斗星的启发,发明了指南车。
无论车子向哪个方向走,车子上的标识始终会指向同一个方向。
靠着指南车的指引,炎黄联军终于走出浓雾,杀了蚩尤部族一个措手不及。

6.战争结果
蚩尤的军队被杀的大败,蚩尤也被炎黄联军中的应龙部落杀死。
古籍中对于黄帝如何处置蚩尤,记载是十分残忍的。
蚩尤的尸体被肢解,剥皮后将皮做成箭靶子,让部下射击。
蚩尤的头发和头颅都被做成了旗帜上的一些装饰品。

而后,蚩尤身体的其他部分被分散埋葬,让其永远不能复合。
对于蚩尤的部队绝大部分被杀。
对于东夷部民,黄帝依然采取了怀柔的政策,并未对他们加以屠戮,绝大部分部落也都向华夏部族臣服。
另有少部分部民不愿归附,选择了向南迁移,并最终渡过长江,在今湖南北部地区定居下来,是为后来三苗之国的先民。
涿鹿之战最终以东夷部族的覆灭为结束,其地盘皆被纳入华夏族势力范围。

7.战争的意义
涿鹿之战是中国军事发展的基础,同时又是农耕与游牧民族的一次大融合,东夷部族与炎黄华夏的联合,形成了后来中华民族的主体。
至此之后,华夏族控制了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,奠定了黄河以北的基本盘,并由此为基础向四方开疆拓土。
在历法、礼仪、生活方式的各方各面,东夷族最终也被华夏族所同化。
炎帝、黄帝、蚩尤,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人文三祖。
PS:涿鹿之战后,黄帝所推行的新秩序进一步被固定下来,社会制度、等级制度也都得以快速推广,为将来国家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。
可以说,涿鹿之战是中华文明由野蛮时代步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节点。
自黄帝起,华夏族进入到了五帝共和时代,社会生产力得到了长足发展。
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,生产资料的丰富,剩余财产的增多,一些部族变得更为强大,强大到足以掌控整个天下。
pc28走势咪牌伴随着自身的强大,个人权利野心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膨胀,社会制度也必然出现新的变革。
在五帝时代结束后,夏后氏族的首领启打破了禅让制度,采用家族血统的世袭制,第一个具备国家概念的王朝也就出现了。
(文章图片来源于今日头条免费图库)